2023年1月20日星期五

【皈依】如何善巧以皈依發心調伏意樂& 缘起咒语 |益西彭措堪布 念诵缘起咒,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消尽!

 皈依發心偈




སངས་རྒྱས་ཆོས་དང་ཚོགས་ཀྱི་མཆོག་རྣམས་ལ། བྱང་ཆུབ་བར་དུ་བདག་ནྱི་སྐྱབས་སུ་མཆྱི།།

བདག་གྱིས་སྱིན་སོགས་བགྱིས་པ་འདྱི་དག་གྱིས། །འགོ་ལ་ཕན་ཕྱིར་སངས་རྒྱས་འགྲུབ་པར་ཤོག །

བདག་གྱིས་སྱིན་སོགས་བགྱིས་པའྱི་ཚོགས་རྣམས་ཀྱིས།

(桑傑 卻唐 措記 秋難拉,強秋 巴圖 達尼 架束器。

達卡 卻年 即貝 索南記,卓拉 片器 桑傑 竹巴秀。)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行聞法(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課前的皈依發心我是用藏文唸的,希望我們天天透過這樣唸誦,以後聽尊者說法時,尊者唸སངས་རྒྱས (桑傑)……་時,也能知道他唸什麼,並跟著調伏意樂。透過唸誦皈依發心偈,在上課前在調伏我們的意樂 

       一般師長會領頭唸སངས་རྒྱས (桑傑)……་,之後弟子們再一同唸皈依發心,意思是包括說法者、聽法者,大家一起好好調伏意樂;如果不懂這個,動機沒有調好,那就吃大虧了!我們的一切言行會不會變成善根、善法完全以動機為標準,而且這些善法能否成為大乘的善法,也完全以動機來安立的。 

       唸皈依發心時,要具備「對三寶有信心、依止三寶、對眾生有愛」的心態。唸皈依發心的皈依,就代表我們依止三寶,發心是代表我愛眾生的心,我們的所作所為一切都依止三寶而為、為利益眾生而做。心裡要想著:我的言行都依止三寶,我聽三寶的話;一樣,我為了利益眾生,言行就是聽法學習…這些;簡單來說,應該這麼想。 

       前兩句是大乘不共皈依

       再深入一點來說,皈依發心中的「桑傑 卻唐 措記 秋難拉,強秋 巴圖 達尼 架束器(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我皈依)」是大乘的皈依。 

      三大寺僧眾每天早上在大殿唸誦的皈依文有一個完整的儀軌,先唸“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然後加密乘的“皈依本尊、皈依空行勇父勇母護法”,因此皈依的對境除了一般的三寶,還加上密乘的本尊、空行、護法。 

      總體來說,到這裡的唸誦文中沒有“乃至成佛”(直至菩提),所以相當於是大小乘共的皈依。如果講到“直至菩提我皈依”,有成佛這個目的的話,就變成大乘的不共皈依,不是與小乘共同的。因此這裡我們先唸大小乘共同的皈依,相當於在下、中士道那個層面的皈依。之後在我們(三大寺)的皈依儀軌裡,才會開始我們剛剛唸的”桑傑 卻唐 措記 秋難拉,強秋 巴圖 達尼 架束器”這兩句皈依發心。所以先是大、小乘共的皈依,再是大乘不共的皈依。 

         我要說的重點是,最少我們要提醒自己提起“對三寶有信心、依止三寶、對眾生有愛”的心態,深入一點的話,就是要瞭解前兩句是大乘不共的皈依。 

      皈依是一切律儀所依處

      在我們唸完前兩句大乘不共的皈依後,接著就是發菩提心,前後要連貫的話,要懂得一個道理。首先要瞭解,我們講到所有戒的所依就是皈依。我們不管在受別解脫戒、菩薩戒、或密乘戒時,其前題都是皈依,而一般在我們受戒的時候也會這麼唸的。 

       道次第裡講到皈依的好處、勝利,共有八個功德(廣論114頁),其中第二個功德:皈依是一切戒的所依(成一切律儀所依處),意思是受戒是發誓、承諾,發誓承諾的時候,心裡先要具備一個信、相信,之後你才會發誓。 

       以別解脫戒為例,你先看到了別解脫戒的優點,而且很相信,信了之後你才會接受它;對戒菩薩戒也一樣,你先看到了它的優點,而且很信它,然後你才會發誓。對密乘戒也相同,你先看到了它的優點,而且相信它有那樣的作用,之後才會特別願意、特別歡喜地去立誓,如果在之前你根本不相信它,後面怎會那麼投入?怎會願意發誓呢?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在受別解脫戒前的皈依、受菩薩戒前的皈依或受密乘戒前的皈依;受戒前的這個皈依即相當對別解脫戒的信心、對菩薩戒的信心、對密乘戒的信心,這是皈依裡需要涵蓋的,當你要受戒時必須對各個戒具有信心。 

       受戒時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抓到戒當中「法」的內涵,比如,受菩薩戒之前所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時,對菩薩戒的信心放在哪個位置?放在皈依法裡。同樣地受別解脫戒之前,我們也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菩薩戒之前也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密乘戒之前也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用詞是一樣的,但裡面的內涵不一樣!哪裡不一樣?   

       又比方在受別解脫戒之前,你所唸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中,皈依「法」時要特別把關於別解脫戒方面的,也就是小乘的戒定慧拿出來。 

       受菩薩戒之前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時的”法”就是菩提心和菩薩行。而以「菩提心」來說,有願菩提心誓言,將所有的修行放在菩薩行裡的就是行菩提心,略的來講是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廣一點的是六度、四攝法。所謂的菩薩戒,實際上是整個菩提心和菩薩行的法。所以在受菩薩戒之前唸“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時,「皈依法」即相當於菩提心和菩薩行,或說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修行。 

       也可以這麼想:菩提心和菩薩行也可以說成菩提心和空正見,因為菩薩行最終還是歸到空正見。所以,受菩薩戒之前唸三皈依,在「皈依法」中特別須將菩提心和菩薩行,以及菩提心和空正見點出來,如此生起對菩薩戒方面的信心了。 

       在唸皈依發心時的第三句,上師唸的是說法功德(達卡 卻謝 即貝),而弟子唸的是聽法功德(達卡 卻年 即貝),說法、聽法功德,用的詞不一樣。但我心裡想:有些同學可能不懂,所以是不是解釋一下,提醒老同學,也讓新同學瞭解為什麼這樣唸,它有什麼意義?           

       皈依和發心是可以連接的

       發心有點像發誓,唸“達卡 卻年 即貝 索南記,卓拉 片器 桑傑 竹巴(我以所行聞法(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的時候,略的來講可理解為:這是包含了受願菩提心的誓言及受行菩提心的菩薩戒,所以這個偈頌也可以用來受願菩提心誓言及受菩薩戒。因此在唸“桑傑 卻唐 措記 秋難拉,強秋 巴圖 達尼 架束器”時要生起對菩提心和菩薩行這些法上的信心,什麼樣的信心呢?即要成佛完全需要靠這兩個法,否則根本沒有辦法成佛。所謂的成佛,主要是為了得到能圓滿利他的能力。為了能利益一切如母有情,而獲得展現這種圓滿利益的力量的果位,全須依靠修菩提心及菩薩行。心裡對這兩者的關係特別具有信心,並且對「菩提心和菩薩行會帶來自利圓滿、他利圓滿這麼好的果位」非常歡喜,不止是對這個果位的歡喜;而我們今世、今天、當下都想要快樂,內心有了菩提心和菩薩行就會快樂、心就特別舒服。當下的每一天是這樣的,同樣,今世、下一世、再下一世…,在輪迴中也是有這兩者就會幸福得不得了,同時不論對自己、對他人,對什麼都是最好的。所以對此有信心,因為看到了它的殊勝、它的優點,心裡也特別歡喜。 

       前兩句的意樂:我看見了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的殊勝,內心相信且歡喜

       前兩句“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我皈依”,就是《入菩薩行論》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中的所有道理。第一品講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功德,唸這兩句時即相當於你看見了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或菩提心空正見這些方面的殊勝、優點,內心相信而且特別歡喜,在我們唸的時候要具備這樣的心態。 

       後兩句的意樂:我要受願菩提心的誓言、受行菩提心的菩薩戒

       然後是行動。對此我的內心歡喜且特別的激動,而後我想發願行菩提心的誓言,我想受行菩提心的菩薩戒,這就是發願菩提心、發行菩提心,或可說受願菩提心的誓言、受行菩提心的菩薩戒。有這樣的心態展現時,就是後兩句 “我以所行聞法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 

       總結

       所以在唸皈依發心這四句時,唸皈依時該如何作意?後面唸發心時,特別要將接下來我即將聽聞的行為、認真精進地學習的行動用來發菩提心,而唸”我以聞法諸資糧,為利有情願成佛!”,發誓將以此等等的善根,一切的善根為利益一切如母有情而做出貢獻。這樣的發誓將幫助我們此後的所做言行都將變成菩薩行。

                                                                                                         摘錄自廣論奢摩他第77講開示(20210130)


益西彭措堪布:念诵缘起咒,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消尽!

缘起咒是一切善逝的法身,谁见缘起即见善逝。哪怕是将它放在油柑子大的小塔当中,今生中也能生起梵天福德。持诵一遍此咒能清净一切罪业,平息,遣除一切违缘。如果观想任何事物而诵,相当于造佛像或佛塔。若观想任何供品而诵,则等于供养遍满世间界的供品。如果恒时念诵,则圆满一切心愿,任何损害也不能侵害,完整受持一切正法。如果诵十万遍,那么将如愿实现一切所求之事。在它的各种事业仪轨中也有宣说。大圆满系解脱咒中说这也是能获得化生安住相续解脱的心咒。总之,一切如来得手印,犹如诸法的生命一般,功德不可思议。这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的净除业障百咒功德中宣说的。愿一切善妙吉祥!

  缘起咒可以清净不好的缘起。一切都是缘起。如果念诵经文、仪轨、咒语时,有不好的缘起,就不会有成就和效果。念诵缘起咒后,所有不好的缘起都能消尽,一切都会吉祥、圆满。缘起咒的内容也包含了所有佛法的内容,功德特别大。

  在观修金刚萨垛的时候,很多人一定会有许多不清净、不吉祥、不如法、不圆满的想法和行为,只要诚心诚意地诵持缘起咒,就能把这些不好的缘起改变过来。我们在平时观想诵咒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不好的念头,这样不但没有功德,还会对修行造成障碍,所以无论做什么有个好的缘起特别重要。念诵缘起咒,就可以把那些不清净、不好的念头、想法都变成好的缘起,只有好的缘起才能使我们的修行达到究竟的圆满。

  缘起咒(三遍)

  (参考注音:嗡 耶达玛 黑德抓巴瓦 黑敦得 堪达塔嘎多 哈雅巴达得堪匝友 呢若达 诶旺巴德玛哈 夏日玛纳 所哈)

  无始以来的深重罪业,都是以自私而造,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心,一切都要利他,这样才能破“我执”而消罪业。不要只想自己个人忏罪,要想这个世界的无量众生,罪业都异常深重,如果罪业有体相,尽虚空都无法容纳,而三恶趣众生的罪业更是深重的无法形容。

  所以,要发大心,代一切众生消业、为整个世界消业,而虔诵金刚萨埵心咒。

  大乘的修行,不是为自己一个人修,永远都是和一切众生一起修,每次修,都要心中观照一切众生。这样修,和不发菩提心只为自己修,功德相差很远,其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禅修】禅修的智慧|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禅修的智慧   无论我们是在轮回或涅槃中,均端赖自己心境而定。   见地、禅修与实践中;研读见地,能令我们生起闻慧;禅修的练习,能令我们开展智慧,而藉由行动实践,我们将禅修的智慧付诸实现。这三者之中,以行动最为重要。轮回并非是一个和我们所体验到,这个万事万物都痛苦与不适的世界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