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座上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时,只要有一些散乱,我就把这个能知道的心之上自然再安住。这时候,前念就会消失,又会落到一种空性之中,这样就是进入细直视调伏妄念了吧?)
上师:我们这两天一再强调,每当修学过程中,一再提示观察修和安住修。虽然如是传讲,但每当我听到很多修行者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偏向于安住修。就是说,我在这一段时间修行里,我的禅定如何如何、我当时的感觉如何如何、那时候的清明度如何如何等等。当然禅定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个禅定,要是没有真正按照历代传承祖师的修学方式,以及没有真正赤裸禅定、真实禅定,那么仅凭借当时自己一瞬间的感觉是远远不够的。就举个例子吧,当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有时候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很“清净”,所谓的“清净”是站在自己平常妄想过于太多的时候,与它相比之下感觉清净,而并不是说这个“清净”与我们心性当中的清净能挂上钩,即便稍微有所相同,但是距离太遥远了。这就告诫我们什么呢?每当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虽然有不同的名称代替,但是这个名称只是一种诠释,它并不是真正的名称。就好比当自己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的时候,所谓的平静状态,当然在一瞬间当中,既没有昏沉也没有掉举,基本上称之为叫清明之状态。那么昏沉和掉举对刚开始步入修行、逐渐这么次第行走的人来说,这个只不过是临时没有像我们平常成熟般的感觉,或者是像当时的这个妄念,没有像第七识分别心般的感觉。但除此以外,第六识耽著或者是前五根识,难道真没有吗?不可能,它还是在识聚范围当中的。这就告诫我们什么呢?平常既要重视禅定,更需要重视观察修。昨天我们已经讲了很多了,当你在修学过程当中,无论是刚开始步入修行修四厌离法、或者是顺着个人的修行认为自己在进展,开始修学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等等。这个时候反而感觉到自己的修行有所增长,那修行增长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解脱。那么令我们今生不快乐、临终不自在、未来不解脱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起心动念,就是所谓的烦恼。那么烦恼的起因又是什么呢?对外在的执著。虽然我们平常说小乘讲无分微尘、大乘讲缘起性空,就像所谓的觅心法,密宗讲解大空性之见解。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宣讲,总之在讲解一切万物的本性它是空的,也就是说当一切万物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它是虚假的。当然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由于平常也阅读过不少的教言,多多少少知道这么一个道理。但当在面对现实的时候,真的感觉到是空性吗?若要是这种空性的成分很深的话,举个例子,晚上基本上不是说做恶梦,即便是在做善梦的时候,第一时间就知道一切皆为虚幻。尤其是还可以改变自己的梦境,到西方极乐世界近在眼前。就像我们串邻居还需要走几步路,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很多很多人做不到的,甚至可以说都做不到。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顺着个人的心愿、个人的知识,不知不觉偏向一方面,行不行都是在安住,说我这个禅定有多么多么清净。我们平常对禅定的理解基本上处于什么呢?只要没有太多的杂念就称之为叫禅定。但实际上真正的禅定与它之间的那个距离,可以说是十万八千里。
在讲解唯识的时候,讲解八识——阿赖耶识、前五根识都处于无念状态之中,也就是说基本上你现前完全不知道它有没有念。但是难道真正没有念吗?当然是有的,它还是在遍计无明的范围当中。不仅仅有念,还是能所对立性的。但我们现前基本感觉不到阿赖耶识。我们举个例子,现前一棍打在你的头上,你晕过去了,我们称之为叫闷厥、昏厥。当昏厥过去醒来的时候,你知道这个昏厥的整个过程是怎样过来的吗?完全不知道。但这个可能有些人会想,我没有头上挨过棍子,没有昏厥过去过。那么我相信你平常睡眠很好的话,当一睡觉,一醒来,天已经亮了。这样的现象应该有过吧!那么再问问你,这个过程是怎样过来的,你能一清二楚吗?不!一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这个过程里无论是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时间就这么一瞬间过去之外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就叫无念状态。但相对第八识阿赖耶识、前五根识,因为它处于遍计无明的范围当中,它的这种明了成分也是具有的。也不是像我们说的闷厥酣睡状态,但是当一个人完全把心静下来的时候,他也能稍稍感觉到明了的。这个“明”字指的是什么?虽然它没有第六识和第七识般的明了,没有那么粗大的念,但是仍旧还是在识聚范围当中,所以有念是特定的。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它当做禅定。现前不是都在说吗?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当中,只要能做到制止一切妄念、安住在无分别状态当中,就称之为叫禅定的人比比皆是。但这个叫禅定吗?当然不叫禅定,一点都不叫禅定。所以这两年,我们平常强调不光要重视禅定,更重视观察修。因为要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观察修的基础,就会变成什么呢?当我把心安住下来的时候,我的心相对好像清静一些,能静下来。但是这个“静”字在对治烦恼等一系列过程上面,没有起到切实之作用。比如说现实生活当中,眼前看得见的一切境相,我们在它上面强加一个空性和虚幻的时候,可能有过的。但这也非常少的,因为它需要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一次、两次并不是很难,但是时间长了因为要动念的缘故,它也是一个很辛劳的事情。所以,像这种显现在我们生活当中都比较稀少,何况我们刚刚所说的这一系列禅定呢?所以,这就告诫我们观察修的重要性,因为平常很多人都走一个过程,这是非常不好的。
我们先不拿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先从四厌离法修学无常开始做起。无常的这个信念要是融入于心的话,当一切烦恼生起来的第一瞬间,它不会顺着烦恼而走的。原因是什么?知道这个烦恼也是变化性的,第一时间是烦恼,第二时间可能是快乐,那为什么既然它的本质就是变化性的,还顺着这个虚幻而飘呢?不会顺着它而走,但我们做不到。我们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不是由于对无常观不懂的,而是这个无常观还没有融入心相续的原因。平常在修的过程当中运用的时间过于太短,还是没有生起定解。所以这两年,我可能也没有给很多人再讲解更新的法。前面基础没扎实,难道我还要像其他导师讲解般走个形式不成?就觉得没有太多的必要。只要你的修行越来越好,那没得说的。一定会讲解更好的、更深的,但是现前很难做得到。比如我们先不拿后面很高的法来说,就是前面四厌离法——观无常。在座的每一个人,当你在现实生活当中眼前出现令你烦恼的事情,你会烦恼吗?可能都会说因为我是凡夫可能会烦恼。但是你也是修行者,我们平常一再讲解无常观哪!无常观意味着什么?当前的烦恼它也不是永恒的,它也是瞬间变化性的。一旦这个无常观修行得很好的话,当烦恼生起来的这一瞬间,还会顺着烦恼而走吗?第二时间它就不存在烦恼,可能就变成快乐了。这么一个虚幻的东西,还要这么去跟着飘吗?我们说什么叫幼稚心态?小孩子平常爱做一些眼前的事,他不看很遥远的事情,只看当下自己快乐即可,这是小孩子的心态。所以成年人把这件事情当做是幼稚心态的,甚至可能把它当做是一个贬义词来说“你太幼稚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太像小孩子一般,仅仅为了一瞬间的感觉而顺着它飘动,这叫幼稚。但是大人也没有像大人啊!大人在知道这样的概念之时还是顺着它而飘动,(烦恼起现的时候)该生气就生气、该快乐就快乐,还是跟着它走一遍。等到后面变化的时候,说不定他才醒悟,觉得一切都是无常。所以我们平常口中所说的无常和现实当中运用无常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就是我们不足的地方。
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就是我们观察修没有到位的原因,观察修永远不要搁置一旁。每当在导师身边汇报一些自己的见解的时候,禅定当然重要,观察修更为重要。观察修若要是没有完全纳入心相续之中,只是种理论,那么现实生活当中无法对治烦恼,因为这种禅定是短暂性的。哪怕你刚刚所说的,没有很好的一种禅定基础,哪怕就是无念状态也是一瞬间,就是说每当我在修的时候(有),那不修的时候呢?说有时候好像突然进入到这么一个状态。曾经我们也有过,跟这个人的性格有关系,比如有时候在上师身边,有些外向的人,他基本很难进入这个状态;有一种内向的人,由于他平常的这种概念性妄想没有那么炽盛,所以每当他在一个幽静一点的地方,他不知不觉就傻呆呆的,这是内向的一种表现、一种品质。所以那时候喇嘛仁波切会告诉身边的人,可不要这样再融入阿赖耶识了。难道你还把这个当成是一件好事吗?上师当时所讲解的是,融入到这么一个状态当中是很正常不过的。但是,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把它当作是禅定,认为我不在修行期间也融入到一种无念的状态里。这是你的一种性格,就是有点内向的原因。甚至可能这一段时间由于太辛劳,就是工作太累了。比方说,平常在佛教里有这么一个词,办了一件大事之后一回到家的人,他一躺到沙发上,就不想再起什么念,那时候哪怕在上面,有意无意的都处于一个无念状态之中,他认为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这叫轻松。但由于他本身个人的性格,或者是由于这一段时间遇到的事情,有时候不知不觉当中傻傻的,这种现象在小的时候多一些,大的时候也会有。比如说,在某一个地方有个人天天都在想很多事情,无意当中融入到一种啥都不想的状态里,这个情况有过吗?都有。只是时间的长与短而已,但永远别把它当成是禅定。这个和我们平常起心动念,只是有念和无念的区分,除此之外,实际上都处于遍计无明的范围当中,都叫做识聚。那这样一来,我今天要着重告诫大家的是什么?我们在修学过程中,观察修起先必须要到位,甚至要把观察修所观察的一系列运用到整个生活当中去。因为在刚开始步入修行的过程里,能不能对治一切烦恼,尤其是有意地去对治烦恼,无意当中除非你有很高的见解,它这个暖相还没有消尽,不由自主地在每一个时间里他都可以运用起来,那这没得说的。但是达到这样的地步是很困难的,想想见道还叫一瞬间的见解,那下面的资粮道与加行道就更不用谈了。那么这时候凭借什么来消尽一切烦恼的起因呢?就是观察修。我们平常在修行里,观察修基本都会搁置一旁。哪怕做一些,前期可能会更细致一点,后面的时候仅仅走一个过程。就拿四厌离法来说,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也就是基本这么一个感觉,四厌离法所谓的观察修过去了。在你内心当中有多深的感觉?像第一次我在观人身难得与寿命无常的时候感觉一样吗?没有了,只是走一个过程。那么即便开始进入成熟口诀法,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第一时间当开始修学期间觉得有一种新鲜感,当时得到的结论也是很有心得。但慢慢慢慢仅仅走一个过程,一点感觉都没有。所谓的空性也是拿着什么东西去往上面贴上去一般,发自内心的没什么感觉。这一系列来自于什么呢?因为太轻视观察修的原因所致的。所以这两天我陆续告诫很多弟子们,要记住,观察修哪怕你平常不按照刚刚这种方式去做,即便是诵咒、莲花生大师心咒也得要念一千万遍。目的是告诫每个修行者要重视观察修。可能有些人会说,我在修密宗啊!还需要那多的概念性的见解干嘛?不是说在无造之法性当中吗?是的,密法的特点是依见而修,但你做得到吗?做不了的时候强行让自己做,等两天只能以失败告终。特定的!但现前抛弃密宗,又去修学所谓的显宗,或者是其他善法的人比比皆是。密宗乃一切乘法之顶点、诸法之精要,它都对治不了你的烦恼,还有法能对治你的烦恼吗?从法本身的角度来说,真的世上再找不到更殊胜的法。它对治不了你,那么从法本身的角度来说,可能就没有更殊胜的法可修的。那前期所修学的一切没有完全符合个人的条件,我们说一切都要以自己的根机,就是没有跟顺个人的条件而做修行而导致后面这样的结局。这就是说,密法虽然称之为依见而修,但对于次第根机来说,不得不依靠修行来成办见解。那么这个修行“修”一定是一个改造性;那改造——观察修必须要站在前位。所以说平常在修学过程当中,这些我们完全已经在讲解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要点,与我们通常在讲一些佛教的观点、佛教的一些道理还是要有所区别的。要是能记住这一点,以后修行就好办得多了。所以时时要铭记心中,观察修永远不能搁置一旁。我平常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当在修学过程中,内心当中放弃所有一切,也就是说,哪怕你平常工作有多忙,当进入佛堂或者是坐在自己坐垫之上,那短短的时间当中,你第一念就会想到,我要放弃所有的一切,在很平静状态当中。由于有了前念,对于紧接着以下产生更炽盛的妄想,相对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就没有像平常那么多妄想,即便有,一定是座上的缘故,相对好一些。但我们在生活当中,没有这种放弃一切妄想的信念,因此妄想时时都会涌向你自己。在那一段时间里稍微有一点平静的心是很正常不过的,我想谁修谁都有,时间长短可能不一致,有些人可能时间会长一些,有些人可能时间会短一些。跟你平常生活当中的心态相比,坐下来的时候心更平静一些。
现前不仅仅打坐的,世间也有很多人说为了锻炼身体,想要自己身体越来越好的,有一种叫做瑜伽。我看见很多学瑜伽的,也在讲解要怎么静心。现实中我倒没看见什么,但我看见电视上很多人把眼睛闭上,手打着各式各样的一些手印也在那边静坐,我相信他的心也能静下来一些,要不他天天去做这个事情干嘛?平常由于烦恼过多的原因,在那一段时间老师也告诫他,现前这一段时间哪怕你在学习期间只有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你必须要放下所有的一切,要进入到一个很清静的状态里,他决定会有这么一点点感觉,所以他就逐渐开始迷上这样一种感觉。就好比平常用机器,机器不停在发动,不停在运转,机器实在太累了,那应当让它静下来,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让自己的心静得下来。所以他就迷恋上这个,感觉到这个那么轻松、那么憩息,就感觉挺好。但这叫禅定吗?当然不叫禅定,这完全不叫禅定。这种要叫禅定的话,那闷厥和酣睡状态也称之为禅定,那我们现前修禅定一点都没有意义了。(S1205)(编者:本篇与7月4日发布的《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并非真正的禅定见解》属于同一篇开示,本篇为后半部分,为了便于学习,放在下面的往期回顾里了。)
上师:我们当前所修的法,不在于你安住时间的长短。昨天也有一些弟子问,他在安住过程中他安住时间的长短是否意味着修行的好坏呢?从某些角度来说,可能我们也会这么讲,要延续这个禅定的时间。但是刚开始修学禅定时,不在于时间,而是在于质量。要是不懂禅定的质量,仅仅在一个无念状态中延续其时间并没有太大意义,这不叫禅定!即便叫禅定,还是没有离开过世间,叫“世间禅定”,和你今天修学成办解脱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要记住,色界在一禅中可以安住六千大劫。一禅当中可以安住六千个大劫,这是什么概念呢?成、住、坏、空为一个大劫,像这样的六千大劫。一念不起,可以如如不动地安住六千大劫。无色界天,可以在无想之中如如不动地安住八千大劫。可不是我今天一天都在安住之中,或者我在定中已经安住了几天几夜,和这个“劫”相比的话,这已经不是时间了。这就告诫我们什么呢?与这些禅定的时间相比,我们一点都不沾边啊!何况真正达到他们所要求的地步。但这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呢?成办解脱,那应该是质量优先。那我们就得要懂得这一系列过程,这一系列过程不单纯是一个禅定,还要配同着观察修。因为消除昏沉和掉举,观察修和安住修更好地达到平衡的时候才是胜观。当谁稍微偏上的时候,就把它往下压一点,另一个往上提一点;这边要是太下的话,又往上提一点,高了往下压一点,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平衡。可不仅仅是光调左边,不调右边,那就永远没有平衡了。你临时感觉到这是在中层的位置,但是由于你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你没法对比,就没法说已经平等了,平等一定是两者以上,单纯一方就没有什么平不平等的,它就是这样的。所以要达到某种平衡、两者要达到一如,两方面都得调整。该观察修时就要观察修,该安住修时就要安住修,尤其是观察修,我觉得太有必要了。直至今天,我身边很多弟子,虽然有些说晚上做梦的时候,有时候做恶梦我就知道它是虚幻的。一般情况之下只是醒来的时间长短之外,恶梦都会认识到的,原因是你非常不喜欢恶梦,所以在梦里头一再希望它是假的。我小时候,别说是禅定的,连起码的一些修行道理都不懂。但是那时候我做一些恶梦,比如我母亲去世了、我父亲去世了,我在晚上都能强烈地告诫自己这是假的、这是假的!因为你不想承认这是真实的。难道这就叫“认识梦境”吗?不是的!自己不愿接纳的东西,你就尽可能告诫自己,它是梦、是虚假的,这不叫认识梦,是自己太不愿意接纳这个事实。要是真正认识梦境的话,那应该是当你在梦中非常快乐、高兴得已经没法再高兴时,你当时知道这是梦吗?你不顺其而行,是很困难的!我们座下的很多弟子,也没听说过哪个能做到这样的。即便做得到,恐怕也就是一两人、甚至也就是一两次。这一系列来自于什么呢?第一,禅定不够清净,没得说的,观察修没有到位。所以,真的要提高一些观察修啊!提高一些观察修,尤其是观察的过程中不能走一个过程。起先我已经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后面仅仅走一个过程,心中就不会有很好的感受,也就是那么回事。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到后期也就没有什么了。反正今天这样、明天这样、后天这样,到后面的时候啥都没有了,所以观察修必须跟上。以刚刚所说的无常观来说,在面对一切的时候,一瞬间知道一切都是变化性的,为什么我要去在乎它呢?那逐渐开始在深一层的认识到,比如“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还有前者“寻觅心之过患”期间,一切烦恼的起因都来自于我执,观察到我执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时候,烦恼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吗?依靠这种观照来对治烦恼,这些都不是给它添加,即便能做到一些添加也挺好的。但是有时候连这一点都做不了,只是说我在修的时候知道一切都不成立,但不在修的时候和凡夫完全相同,这就说明我们的修行还是没有到位。我们都知道,面临死亡的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死亡谁都不知道。会不会也是在座上好好修行期间,我就想着这件事情而死亡;还是意想不到之事降临到身边而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谁都不知道。那么能不能在这一瞬间也提起来和你座上相同的念头,真不敢说!这就要看看你平常修的这个量达到了什么地步。就像刚刚说到的,若是当前的观察修也跟随着这个安住修越来越增长的话,现前就会有一些很深的感觉。不会仅仅说我一天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当中能安住多长时间,或者我一天可以修多长时间的禅定等等,而是在真正面对一切时它可以起到最强大的作用,就是对治烦恼。所以以后在修学过程中,这方面要多去思考一些。我以前在求成熟口诀法的过程中,前面真的是想快点在上师身边把窍决法求完。那时候我母亲还在世,想尽快回到母亲的身边,当然,作为一个男的,说多么孝敬父母倒不知道,天天给母亲端水、捶背等等,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还是有一个强大的欲望想回到母亲身边。所以在前期的修学过程中,真的也没有那么用心,尤其是第一次想快点把它做完。但是修着修着我就越来越感觉到,我到底在做什么?今天上师讲一个新法,叫我回去修,明天又叫我修一个法。所以修着修着我就越来越感觉到,越来越迷惑,我到底在修什么?到底在干什么?是的,我今天修完了,明天可以跑到上师身边,说我完全跟顺你的时间已经修完了。上师可能也就不再提太多的一些问题,直接再讲一个新法,又回去修。修到修到越来越觉得自己很迷茫,我到底在干嘛?有一天,在亚青寺对面一座山上修禅定的时候,那时候正好在讲有相定最后面的一步。那天我突然有一种觉悟,是为了打这样的基础。因为从认识的角度有一种很深的认识,并且在修的过程中禅定也如同导师所讲解的禅定一般,有一种很深的感受,但是毕竟还是世间禅定啊!那天感觉到挺舒服的,因为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不再仅仅为了数量,在质量方面发展得更多一些。但毕竟是刚开始修学,很多道理也不太懂,再加上由于修行时间过于太短的原因,很多觉受还是没法呈现。也就说,当你在修每一步法的时候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只是在有相定最后一步的时候,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之外,后期也就是这样。但是无论怎么样,我在某一个法当中,到后面的时候我是深有体会的。前面是完全被动的,上师叫我修三天,我修三天就过去见上师,哪怕这三天的时间,因为当时很多事情我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做,比如到外面去砍柴、背柴,要不去提水、做饭,或者一天有做不完的事情都等待着你去做。这样一来,修行就没有多少天。虽然说是三天,实际上一天两座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两座的时间基本上由于做这些事情也没办法。但是时间到了的时候,我还是照常去求第二个法。到后面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太迷茫、太迷惑,到底我在做些什么呢?从那时候开始起,当对某一个方面有很深的感觉之前,真的,我就还是在这上面天天都在修行、琢磨。刚刚我为什么一直都在讲解观察修的重要性呢?记得有一次在修“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的时候,由于长时间如是观察的缘故,有一天我出门去卫生间的时候,眼前看得见的一切之相是发自肺腑的那么虚假,就不需要再去给它添加一个空性和虚幻的名称。就是当看见一切境相,比如说看见石头,我们由于长时间的习惯它就叫石头,这个叫石头和看见石头是同时产生的。不需要说我看见石头,再去看看它是否叫石头?不需要的。以前我们的很多感觉都是这样的,看见后再给它添加一个名称或概念。那天当我看见一切形象的时候,都是那么虚幻,此时才真正感觉到观察修的重要性。当然也不单纯是观察修,安住修由于当时也对见解有所认识,当然算不上太高的。但我相信那段时间主要还是凭借观察修,长时间如是观察的缘故,所以那段时间眼前所见的一切形象是多么虚幻啊。真的就是在一个老年痴呆症面前,小孩子在前面玩耍一般。由于这是一种病,老年人不会在意这些小孩子是怎么玩耍的,所以外面的境相一点都影响不到这个老人。所以,我那时候是处于非常清明的状态当中,眼前无论呈现什么样的境相都那么虚假,也不需要在上面添加一个虚假的名称。所以看着就那么虚幻,那时候那个心情、那种乐感,强烈得可不得了。我平常有时候也听到这么一点点,但是真的很深的感觉还是非常稀少。因为这是发自肺腑的,不长时间如是观照,有时候仅仅贴一个空性和虚假的名称,就觉得这是一种虚假。那种感觉和刚刚所说的,当你修到这个程度一切都是虚幻的现象,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以后在实修过程中,观察修还是要重视一些的。刚刚说到像安住修的过程中,有时候会进入到一种非常清明的状态里。好是很好,我平常都会说挺好的。但是最好的是不要给自己的这种状态添加一个名称,叫什么“粗直视调伏妄念”、“细直视调伏妄念”,这些都是当见解真正达到这个地步的时候给它起的名称。但自己在修学过程中,哪怕禅定达到多高的地步,都不要给自己的禅定起名称。这个名称很容易让自己满足或者趋向一个偏道之中。因为当时只是自己感觉和书本上的显现有所相同,只是说相同。但那时候就像一个脑子相对很笨的人,小孩子不是有很多拼图游戏吗?这个拿过来看看拼一下,不像;那个拿过来拼一下,一直都是这样。有时候稍微像一点,能装得上,但是一看图有点不对,一个人脸不是圆形的,要不凸出来,要么凹进去,脸不应该是这样的,所以那时候又开始起烦恼。但这些都是拼的,尽可能不要去拼。真正禅定赤裸于你面前的时候,哪怕我给它起什么样的名称,这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在我们座下,也有很多好弟子,修行很不错的。但是你们曾经听说过在我的足下我授记过哪个弟子已经到了登地菩萨、八地菩萨等等吗?没有、没有,都没有说过。也没有说过他到了资粮道,资粮道分为小资粮、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加行道分为四种暖相,也没有说他加行道达到什么地步;或见道等等一系列,我想没必要。我们平常在外面可听到谁谁谁登地菩萨,谁谁谁八地菩萨。有时候在我面前也会来一些人说,他的导师已经授记他为八地菩萨。天哪!说我现前对某些修法还不太了解。我对一个八地菩萨却还对修行不太了解的人,探讨怎么修行,能说得过去吗?难道八地菩萨还有不会修行的地方?当然虽然他没有达到十一普光地,就是说他的见解还有一点点没有圆满,但只要他在安住上多下一些功夫,自然圆满也近在眼前。可能不在于懂与不懂吧!外面听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是出于什么密意我们不懂,但是我们也不懂什么叫密意,所以就是这样的。不要太多地给自己的修行起个名称。我平常在讲解过程中没办法,当见解要用这样的一些词来描述的时候,不得不用这些词。否则我们就没法讲解这个见解,但自己修学过程中,尽可能不要为自己的禅定起名称。直至今天,喇嘛仁波切曾经给我做过很多授记,包括法王如意宝在内。但是,我自己给自己的见解永久不会起什么名称,原因是什么呢?这样会让自己的修行更加精进,就不会有满足感。因为当我们把理论上面的一些名称强加于自己的修行的时候,由于这个名称太殊胜的缘故,不知不觉顺着名称而走,对自己以下的见解,无论有多么渺小,也会起到一些满足的作用,因为我已经达到了这个地步。这是很不好的!我是这么想的。所以,我们以后修学过程中,要考虑的是什么呢?要考虑的是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解脱。当然,当觉得有必要,一切信息都很好,为了救度众生等一系列,具有这一系列条件的时候,导师为了给某人创造这样的条件而安立一些名称,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除此以外,起名称一点意义都没有,大概就是这样。今天早上因为这位居士说到他在实修过程中的一些观念。这两天我也在想我们平常是要讲解一些理论,但实际操作也是我们这个传承的要点。应该从这方面稍微提示一些,这样对以下修行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吧。至于我刚刚在印证或宣讲过程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修行。就看看无论自己感觉自己的见解达到何等层次,就看看我们刚刚所说的这一系列感觉是否具有?若是没有的话,那就充分地告诫我们,我们的修行起先是这样的,但是否还需要稍微变动一点点、稍微善巧一点点。由于我们前期的修学方式过度地偏向一面而导致成今天这一系列结局,所以这时候要更全面一点,这是否更重要一些?所以每次因为某位居士的一些观念,我们用大众化的方式为大家宣讲,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S120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