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5日星期六

【广钦老和尚】开示集:看见别人不好,应该烦恼吗?



广钦老和尚往生前不久,他还恳切地对弟子们说:

“灾难越来越多,赶快修,赶快修,修一分,一分的功德;修一千分,一千分的功德;修一万分,一万分的功德!”

修行这件事,广钦老和尚贯彻一生,用精进勤苦换永远的自在安乐。


看见别人不好,应该烦恼吗?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广钦老和尚便对某某师开示说: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老和尚又继续说:“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着心,行为不好,也不起憎恶心,要好好按耐这个心,不起烦恼,别人不好,别人的习气,那是别人的事,如果我们拿来起烦恼,那就是自己的愚痴。这样,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便是忍辱。能够冲破这一关,以后无论什么事就比较不会起烦恼,这点切要好好学,好好磨炼,如此业障自然消除,身体自然也好起来。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你看看过去祖师们的书,那些祖师并没有走,他们还在对我们说法。

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抱着愿意吃苦的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则照样会进步。

在俗家,我们是享受惯了,受骄纵惯了,什么事情都受不得委屈,总是固执自己的意思,刚愎自用,受不住约束,而今出家了,便是要把在俗家及无始以来,所带的这种习气种子换成佛种子。而培养种子并不是简单的事,要用我们的信、愿、行的力量慢慢改过,拔除习气种子,让佛的种子逐渐地发芽茁壮。”

忏云法师与广钦老和尚的故事

不食人间烟火  

忏云法师来访问广钦老和尚:“老和尚的身体看起来很健康,精神都很好,不似八十岁的老人,请问您老人家,您一直都不食人间烟火,怎样能支持这个身体?”广钦老和尚:“过去修苦行时,是没有办法,因为一个人在深山里,把带去的几十斤米粮吃光了,再也没有人来接济,只好吃些山果、野菜、树根之类来维持这个身体,不是说我一定要吃这些东西来修行。

现在是度众生的时候,为了应付许多人,我不能像在深山里一样,天天吃野菜树根,因为我是一个凡夫,也和普通人一样要吃东西,而信众每天都有人送水果来,所以就吃点水果,维持这个臭皮囊,也饮点牛奶之类的饮料。这个不能说是不吃人间烟火,那是他们说的。”  

广钦老和尚的大悲水  

忏云法师问:“听说您老人家念的大悲水,救了许多病人,是真的吗?”广钦老和尚答:“我怎么知道会救许多病人,那是许多病人相信大悲法水可以医病,他们诚心来求,我就念给他们饮用,至于能否有效,那是他们是否诚心去求,是佛菩萨的加被,所谓信则真,诚则灵。其实大家都可以念大悲水来医病,只是念的人也要真心诚心才行。”忏云法师:“有人说老和尚有神*,是真的吗?”广钦老和尚说:“那是他们说的,我是一个最普通的僧人,自己非常愚笨,既不识字,又不会念经、看经,那里来什么神*?不怕被人见笑?”

度了许多信众   

忏云法师:“请问老和尚,据说您度了许多信众,真是了不得,但不知有多少人得度呢?”广钦老和尚:“说起来十分惭愧,我非常地抱歉,我既没有道德又没有修持,皈依虽多,得度的很少,这是我最遗憾的事。换句话说,不是大众不能度,而是我没有修持,没有足以感化大众的道德。”忏云法师:“老和尚太客气了,今天谁不知老和尚德高望重,弟子千千万万,海内外都非常景仰您老人家。”“这几位是新出家的徒弟?请问老和尚,他们能有成就吗?”广钦老和尚:“都很好,都有善根,只要放下,都有成就。”

对忏云老法师及大众的开示

承天寺正值忏云老法师主持佛七,上午,老和尚在大殿对参加佛七大众开示: 

‘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

‘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装饰我相。’     

上午,忏云老法师请老和尚到大殿为大众开示,广钦老和尚到大殿后,忏云老法师对众人说:‘你们有问题,可以请问老和尚。’

问:‘如何得一心不乱?’

答:‘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放不下,较不易办到,出家人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便能得一心不乱。’

‘打七念佛,为的是要得正念或开智慧,是要去除色、声、香、味、触、法,得六根清净。出家人也是在打六根清净,而不是在打吃得好或什么。’

‘出家人要修戒、定、慧,在家人则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五戒。经、律、论三藏亦很重要,一面看,一面行,智慧开得比较快,经藏的智慧,在吾人心中,这个无量无边如海的智慧,不是用开示或讲经可以开出来的,这是一种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流露,而世俗的智慧则是一种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不自觉,如大学生的智慧,在佛门中仍是小学生。’   

忏云法师简介   

忏云法师(1915年10月18日-2009年3月7日)是台湾佛教界享誉盛名的法师,信众皆尊称他为“忏公”。老和尚早年曾依止当代律宗大德慈舟大师,后依因缘来到台湾,依山傍水建设莲因寺。莲因寺传承丛林道场的作风,遵从佛祖一脉相承的佛法,以五堂功课为纲骨。日常作息,是典型的僧家丛林生活。 

忏公上人持戒严谨、以戒为师,一心宣扬净土。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因大专学生上莲因寺求法因缘,创办大专学生斋戒学会,倡导修戒定慧,解行并进,使大专学生体验不仅学习佛法理论,进一步实践修行的丛林生活。每年寒暑假各两届,延续三十余年。由老和尚化度群生的善巧方便,令大专青年在山林道场,暮鼓晨钟、梵音缭绕中,亲身体验真正佛祖一脉相传的丛林生活。透过佛门因果戒律的薰陶,同学自然发心断除恶习,积极修善积德,启发真善美的心,对家庭社会亦有莫大助益。

如今早期的老参学长或出家或在家,早已遍布各地弘扬法化,当年都曾渡过一番山林道场丛林生活,并深受忏云老和尚慈悲庄重的身教言教所摄受,点亮心灯,一灯传百千灯,灯灯相传,明终不尽。



广钦老和尚:越是在修行的人,罪业越是会现形 


001.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知是我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重?”

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幻成种种境界来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体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离,你必须跳越过这些障碍,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才能得到清净安乐,成就净业。”

002.接着老和尚对那些信徒开示说:“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整天为钱烦恼,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

003.天人看我们像黑毒虫,我们像厕所里的虫一样。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要接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我们却贪恋这娑婆世界,认苦为乐。就如同厕所的虫,我们认为臭秽不堪,但虫却贪恋臭秽的地方,若把虫放在清水里,虫会死亡。

004.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这条路是比较慢,一心念佛,带业往生西方,是最快的。

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还是舍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带业往生,不要再堕娑婆,才是最稳当的。我们出家人,有的为了度众生,发愿还要再来这娑婆世界,但这个愿,也要本身达到菩萨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则一来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牵入轮回中,这是很危险的。 

005.万法归一宗,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忍辱即智慧。出了家要多念佛,不一定要坐禅,功夫不到易着魔。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打坐很危险,说堕落就堕落!念佛最好,会开智慧。人家在讲我们的是非,修就是修这些。

006.有的人在说别人是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是他故意这样说,而是无始以来所带来的业习,使他这样说。 起诸恶念时,不要执着,拍拍自己说:‘你不要这样子。’不可用处罚的方式,这样没有用,并会伤害自己。大家评论谁比较好时,自己不要参加意见,心里明白就好。

007.人命无常,一口气不来,人生就完了,赶快勇猛精进,莫放逸,多念佛是当务之急。 一切法门中,以专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我们皆是带业来的,故病苦多,少杀生,多念佛,就会消我们的业。 这个臭皮囊是借给我们住的,但我们却往往为了它,造无量无边的恶业。 佛号要多念(这最重要)。

008.若自己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个。钱要给你你不赚,就是说境来了,你不知修忍辱,反而起烦恼。

009.诵经、看经、念佛、说话,这是一天当中所必经之过程,话要少说,诵经看经的时间不超过念佛时间,还是要以念佛为主。

010.每天训练没贪念,不乱说话,讲话讲佛法,求生西方。世俗的种子已够多,不要再讲这些俗话是非。忍辱波罗蜜,不要说我要忍辱,亦不是感觉自己在忍辱,或压抑自己,这还有相,而是对境不觉得,这才叫做忍辱。如人家骂你时,你不觉得人家在骂你。平常因是习气、你我相的关系,念头常是自然而起的,非特意故,应慢慢改,多念佛。

011.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而这个心,却是要拿佛心出来应对一切。

012.你看看这个世界,大家都沉在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强,我要比你更强,每个人都在比赛,看看谁的梦做得最大。结果,这些名、这些利,生不带来,死亦带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恶业,而此番再堕下去,人身也就难得了。

013.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话,那么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知识分子总是在思想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想所缚,而起我慢心。

014.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快捷方式,亦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众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达到度众生的方便法门。

015.虽然说极乐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无虚言,临终时只一佛念而无他念,心达一心,照样随佛号往生。

016.不要说众生有善有恶,一切的善恶都是我们的分别,如果真正会修行的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017.父母只是让我们借着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018.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

019.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

020.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什么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颜悦色以道理行之,对人要亲切和蔼,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此才能度众。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烦恼心去应付,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们心也清爽,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021.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022.不要嫌别人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祟,没有智慧,不能越过。

023.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024.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025.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026.被称赞而不会起欢喜心或贡高心的人,我们才能称赞他。

027.某某师说:‘金刚经里头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解释看看?’某某师无言以对。老和尚嘱在旁的传某师为之解说,传某师说:‘若人在好言、恶言上起分别,在形色相上分别善人、恶人、好事、恶事,而起执着憎爱,以此分别执着的业识习气,是无法进入如来清净解脱的境界。’

028.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自然就少了。

029.如果你们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不为六根尘境侵扰,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等到功夫纯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现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念佛如有散乱心,怎么办?” ——答:‘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对了!’

030.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大小,总是潺潺不断注入大海。念佛就像这样,不管念多少,都要持之以恒,天天念,一心念,念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海里,生西就有望。任何人只要肯念,成佛一半!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要远离是非也是这句阿弥陀佛。随时静下来就要念佛,念到睡着也没有关系。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能让我们横超三界,直到西方。所以在修行中遇到境界来时,要眼睛装作没看见,耳朵装作没听到,不作六尘,不被境转,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

031.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行行持当中非常重要。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无苦不成道!

032.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

033.要回光返照,常常作出自我检讨。常思己过,则近“道”矣!一发觉有错误,就要马上进行修改,从一切境中去调整自己。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因为“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禅修】禅修的智慧|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禅修的智慧   无论我们是在轮回或涅槃中,均端赖自己心境而定。   见地、禅修与实践中;研读见地,能令我们生起闻慧;禅修的练习,能令我们开展智慧,而藉由行动实践,我们将禅修的智慧付诸实现。这三者之中,以行动最为重要。轮回并非是一个和我们所体验到,这个万事万物都痛苦与不适的世界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