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星期五

如何达到境心一如之见解?


 弟子:座上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感觉自心与上师一如,不知应祈祷上师还是祈祷自心。)

 
上师:我们平常在讲内、外、密三种上师瑜伽的时候,外相上师瑜伽:把能看得见、能观得着的一个上师形象观在自己的对面,以佣人祈祷主人的方式在祈祷,那时候的誓言者和智慧尊用主仆来比喻,上师为主人,我为仆人。这个佣人在主人家打工,到了一个月的时候就要祈请在主人身边得到一个月的工资,就像是仆人在祈祷主人得到工资一般,我们誓言者祈祷智慧尊得到加持。这是外相上师相应法。
 
内相上师相应法:一切万物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就相当于我把这个纸巾放在前面的时候,当你想到这是纸巾的当下,哪以外是这个纸巾,哪以内是你的心呢?当然分不开,一切都是心的显相,两者已经合为一体,分不开这个是相,那个是心。这是内相上师瑜伽的一种修法。
 
一切万物都是自己内心所呈现

那么调伏内心这是从理论上,但现实修学过程当中就应该有“境心完全分不开”的一种定解。要执受着这个禅定修,那当然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妄想。像刚刚问这样好那样好,但这只是说理论上已经知道境心是一如的,一切境来自于自己的心之外,但是在修行过程当中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所以就像半成品。
 
前两天有一个居士带我去吃饭。我说天哪!那天饭店里头吃饭的人太多了,每次要吃那么多菜,我说他们店有多少厨师啊?一次性要做那么多个菜。他们说里面的很多菜都叫做半成品,一半都已经做好了,再做一半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形成这么一道菜。
 
刚刚说的这种“境心一如”是半成品,就是说你还没有发自内心地已经真正了解到境心是一如的地步,要是真正达到这个地步,这个定解,还没有达到定解,真正已形成定解的时候,那是完全没有疑心的。当然刚刚说到的什么莲花生大师、什么时轮金刚、什么大威德……这个那个,这些都如同我们前两天讲解般,从总体角度当中对佛的认识还是不太够,呈现不同的形象是针对不同的根机。
 
南方吃米,北方吃面,高原地方吃糌粑,但他们在进食的时候也不需要再思考太多。藏族人吃糌粑的时候心里想,为什么南方人要吃米而不吃糌粑?(众笑)为什么北方人要吃面而不吃糌粑?这个多此一举,每个地方的一种口味。一方土养一方人,就是说高原地方的气候来自多方面,可能靠糌粑来养生,南方可能就是用米,北方可能是面,可能有它自己的一些道理,但是这时候就不需要再讲太多,再想太多,没必要。
 
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形象都是佛菩萨为了不同的众生而呈现,当我现前在依止某一位佛菩萨,比如莲师、时轮金刚的时候,他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总集,是特定的。那么为什么呈现这样的形象?由于我这样的根机,在这样一个有信心的人面前呈现这样的形象,这个形象已经代表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比如在另一个人面前呈现那样的形象和在我面前呈现这样的形象,除了更好地让你生起一种信心而呈现不同的形象之外,本质上一切都是一如的。大概就是这样的。
 
所以就如同刚刚所说的一般,若要是发自内心,真正有这个定解,境心已达到一如的时候,圆满实相当然是叫密相上师瑜伽。但是从观照的角度当中已经有了这个定解就叫内相上师瑜伽,但是刚刚说到的这一系列,还有点没有完全形成内相上师瑜伽。需要从理论上知道这个道理,实践上面有这个定解。所以好多方面这么去修吧,慢慢慢慢就会越来越好。
 
当然这个过程里难免会产生这一系列显现,但总的角度来说已经认知到一切万物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尤其当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有一种境心分不开的状态当中,我无法树立“这以外是境、这以内是心”的时候就叫内相上师瑜伽。应多树立在观照的范围当中,但它是一个很强烈的定解,非常非常好的,这是内相上师瑜伽。但是它不光是从理论上,甚至实践上面也要有这样的见地。就慢慢这么修。(S092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禅修】禅修的智慧|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

禅修的智慧   无论我们是在轮回或涅槃中,均端赖自己心境而定。   见地、禅修与实践中;研读见地,能令我们生起闻慧;禅修的练习,能令我们开展智慧,而藉由行动实践,我们将禅修的智慧付诸实现。这三者之中,以行动最为重要。轮回并非是一个和我们所体验到,这个万事万物都痛苦与不适的世界有别...